| 課程名稱: | 盼望神學 | 
| 講師姓名: | 曾念粵  (講師介紹) | 
| Email: |  | 
| 授課目標: | 莫特曼(Jürgen Moltmann)是上一世紀六○年代以來德國最具啟發性、原創性的系統神學家。他的神學構思從具體、特殊的處境出發,注重基督徒因盼望而產生的現世實踐。雖然身為歐陸神學家,熟悉西方教會的神學傳統,但他關注全世界的神學議題,深得亞洲、非洲、拉丁美洲讀者的好評。 和他的同儕(如潘能伯格、雲格爾)相比,莫特曼的著作深受華人神學界的偏愛,他著作的中譯本就超過十本以上。以他的神學為主題撰寫博士論文的華人至少有三位,專門介紹他的神學的中文書籍有四本。
 在莫特曼所有著作中,《盼望神學》是最難懂的一本。本課程將以經典導讀的方式,訓練同學發問,並帶領同學挑戰這本難懂的神學鉅著。本課程力求同學對文本能夠達到全然的理解,因此不刻意追趕進度。
 | 
| 教學方式: | 修課同學必須輪流主領課堂的討論。要達成此項任務,主領的同學必須仔細預習文本,設計帶動討論的問題,並且得以在課堂中指定任何同學回答他所設計的問題。 其他同學也必須仔細預習文本,提出自己的問題,並在課堂上配合主領者的節奏,適時地提出自己的問題。老師扮演協助討論、補充觀點、意見仲裁等角色。
 選修此課程的同學必須需具備系統神學及西洋哲學史的基本知識。在開學第一周上課前須備好《盼望神學》中譯本一書,並完成第一章第一節的閱讀。9/17當天就直接進入文本的討論,對於莫特曼思想的基本認識,以及《盼望神學》書中的導言、前言和導論的閱讀與理解,不在本課程的進度中,修課同學必須自行完成。
 | 
| 評鑑方式: | 課堂討論50%,期末報告50% | 
| 參考書目: | Jürgen Moltmann (莫特曼或譯莫爾特曼) 著作的中譯本 
 1. 《當代的基督》。曾念粵譯。台北:雅歌,1998。
 2. 《創造中的上帝:生態的創造論》。隗仁蓮、蘇賢貴、宋炳延譯。香港:道風,1999。
 3. 《被釘十字架的上帝》。阮煒譯。香港:道風,1994。
 4. 《科學與智慧:自然科學與神學的對談》。曾念粵譯。台北:校園,2002。
 5. 《來臨中的上帝:基督教的終末論》。曾念粵譯。香港:道風,2002。
 6. 《神學思想的經驗:基督教神學的進路與形式》。曾念粵譯。香港:道風,2004。
 7. 《盼望神學:基督教終末論的基礎與意涵》。曾念粵譯。香港:道風,2007。
 8. 《三一與上帝國:論上帝的教義》。周偉馳譯。香港:道風,2007。
 9. 《莫特曼論中國文化》。鄧肇明、曾念粵譯。中壢:中原大學,2008。
 10. 《俗世中的上帝》,鄧肇明、曾念粵譯。台北:雅歌,1999。
 11. 《公義創建未來:和平政治與造物倫理》。鄧肇明譯。香港:基道,1992。
 12. 《我是如何改變的》。盧冠霖譯。香港:道風,2007。
 
 
 莫特曼研究的書目
 1. 曾念粵編。《莫特曼的心靈世界》。台北:雅歌,1998。
 2. 曾慶豹、曾念粵編。《莫爾特曼與漢語神學》。香港:道風,2004。
 3. 鄧紹光。《盼望.神學:莫爾曼》。香港:基道,2014。
 4. 郭鴻標。《莫特曼三一神學》。香港:建道,2007。
 5. 林鴻信。《莫特曼神學》。台北:禮記,2002。
 Bauckham, Richard. God will be All in All: The Eschatology of Jürgen Moltmann. Edinburgh: T. & T. Clark, 1999.
 | 
| 學員要求: | 每週必須花時間六小時時間研讀指定的文本,並且回答所提的問題。 | 
| 課程大綱: | 每週三 9:00至11:50 (3學分)。上課地點:校本部 | 
|  | 
| 資料下載: | 課程大綱 |